武隆区浩口乡,作为重庆市唯一一个仡佬族乡镇,无论是族群、历史、地理,还是文化,都充满浓厚神秘色彩。如今,浩口蜡染作为武隆区浩口乡仡佬族的传统纺织印染工艺,至今仍在少数民族中盛行。武隆志愿者分队于8月4日借蜡染这一古老技术载体,走进武隆浩口的“时代记忆”。

浩口乡本地蜡染工艺负责人廖渊老师向我们介绍到:浩口蜡染是仡佬族、苗族人们普遍擅长的一种民间技艺。蜡染是用蜂蜡把花纹点绘在棉、麻、丝、毛等织物上,然后放进燃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蜡除去后,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它的制作流程可以简单地分为制稿、上蜡、染色和去蜡。

廖渊老师说到,浩口乡蜡染技艺对工人技艺要求很高,比如上蜡的时候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上色也需要反复进行等,可见蜡染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活儿。
廖渊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蜡染的桌旗,其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其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现今,蜡染多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的装饰,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今天的浩口蜡染在传统蜡染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现代元素,自主发明了套色蜡染,使得作品造型各异、款式新颖,色彩丰富,能更多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蜡染手工艺品未来也会作为旅游商品,打造成武隆旅游名片出现在游客眼前。

在这巍峨的苗山,秀丽的仡乡,蜡染是这里神秘的部落记忆。近年来,蜡染手工艺品在市场上逐渐流行,当地手工艺人也到处收揽英奇,逐渐上手的学艺者们也逐步掌握了蜡染的工艺流程,表示希望把蜡染一代一代传下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地一些青少年对民间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仡佬蜡染这一民间工艺正在走向衰微,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还好有这群老手工艺人为了传承发扬这一古老技艺还在默默努力坚持着,蜡染非遗文化就一定会经久不息、永垂不朽。
经过此次探访武隆浩口的“时代记忆”,全体志愿者们对古老的蜡染技术有了一定了解,看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工艺的热爱,也使我们深受蜡染艺术的熏陶。我们在蓝白相间的蜡染作品中,看到了那份幽远和神秘,蜡染作品所代表的含义已经超脱了作品本身,更是成为了精神、情感传递的纽带。这样的艺术形式出现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更是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