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三下乡】乡村振兴,正“寨”途中——管理学院“携梦”志愿者服务团前往角帮寨调研


角帮寨,藏在深山里的传统古村,地势险要,山高坡陡,屹立于乌江高山之巅,素有“千里乌江第一寨”之称,2023年被列第六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7月9日,管理学院“携梦”志愿者服务团调研队前往涪陵区武陵山乡角帮寨村开展实地调研,旨在进一步体验民生、探访民情、感悟民心,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山路弯弯,大巴车上兜兜转转一个半小时才抵达目的地。调研队踏入角帮寨村,那风雨斑驳的村墙、崎岖狭窄的小路、衣冠古朴的村民,让人恍若穿越时空,回归到了滚滚历史红尘。古村建筑未曾言语,却给调研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角帮寨村地处武陵山乡,位于乡政府正南约16公里,四面悬崖,西、南以乌江相隔与武隆遥江相望,西邻百花桥村,北接石夹沟村。村落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61亩,林地31646.5亩。

走进村庄,调研队员观村容察村貌、入农户询详情,从角帮寨村的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全方位了解村情。据悉,角帮寨曾因交通闭塞与世隔绝,保留了大量未受现代文明干扰的人文古迹,北寨门正是典型代表。村子未通公路之前,北寨门是村民出村的必经之路,如今,成为了角帮寨村保存最完整的寨门。

闭塞的交通也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2020年底,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角帮寨村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的一穷二白的面貌,水泥路铺进了村里、宽带网络进到了村民家里。农村进步了,经济发展了,角帮寨村村民的生活富裕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然而角帮寨的发展仍受到一些制约。

基础教育尚不完备目前,角帮寨村幼儿园和小学撤销,适龄儿童入园入学,需前往乡镇街道,路途遥远,一方面加重村民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导致乡村空心化明显

生活物资缺乏供应。据了解,角帮寨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乡村消费率下降,个体户无以为继,小卖部纷纷关门,别寻出路。目前,角帮寨村内无任何购买生活物资的商店

乡村道路亟待修缮。角帮寨村仅有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与外界相连,因地质灾害频繁、年久失修,致使路面坑洼、道路狭窄,不仅视线受阻存在安全隐患,更使得大型货车难以通行,不利于农副产品运出

土地耕种老龄化加剧。角帮寨村坡地多平地少、贫地多富地少,机械化耕作程度低、单产常年低下,村民难以依靠耕地维持生计,村中青壮年农民绝大多数放弃务农进城务工,土地耕作人员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

农户收入尚不稳定角帮寨暂未形成特色产业,村民以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种粮效益低,生产风险较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户收益。

结束一天的实地调研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撰写了调研日志,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团队认为,角帮寨的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在文化、旅游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展潜力较大,但困于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角帮寨村无支柱产业、经济增长不明显、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也是角帮寨长足发展的着力点。追梦不止,奋斗不息,在全面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角帮寨村定能走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彰文的特色发展道路。

撰稿人:钟韵/文 钟韵/图

审稿人:陈桃

 


电话:023-72793416 网址:glxy.yznu.cn
传真:023-023-72793416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