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号,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视频队前往重庆市忠县,将镜头与话筒对准这片土地上的道德星光——“船娘”曹利芳与忠州博物馆刘莹副馆长。此次采访,是青年学子感悟凡人善举的社会实践缩影。
志愿者抵达长江岸边后,第一时间登上了那艘承载着温暖故事的“渝忠客2180”客轮。“船娘”曹利芳以平凡的岗位践行非凡的善意——十年未变的12元船票价格。“船娘”曹利芳清晨帮菜农,频繁为菜农提供帮助,用实际行动支持当地农业,这都成为流动在江面上的温暖注脚。
在忠州博物馆,刘莹副馆长耐心地向志愿者团队介绍博物馆所承载的核心精神内涵——千年传承的“忠文化”。刘莹副馆长阐释“忠勇、信义、仁爱”的精神符号如何贯穿忠县历史,详解“忠文化”从巴蔓子刎颈存城到现代基层治理的演变时。志愿者们用镜头记录这一精神的文物,这份勇毅正转化为今日的坚守。
这场采访,是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视频队对“何以忠县?何以善举?”的躬身求解。客轮上,镜头记录的是曹利芳一个人的航程;博物馆里,镜头探寻的是一部群体的精神史诗。此次社会实践为“凡人大义”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成为一次特殊的思政课堂。
(来源:孙铭泽|初审:冉雯瑞|复审:何悦|终审:谭明交|编审:孙铭泽)